基本信息
物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:透明无色液体
密度:1.007 g/mL at 25 °C(lit.)
沸点:144-145 °C100 mm Hg(lit.)
闪点:200 °F
折射率:n20/D 1.437(lit.)
稳定性:Stable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.
储存条件:包装完整、轻装轻卸,库房通风、远离明火、高温、与氧化剂分开存放
蒸汽压:0.065mmHg at 25°C
密度:1.007 g/mL at 25 °C(lit.)
沸点:144-145 °C100 mm Hg(lit.)
闪点:200 °F
折射率:n20/D 1.437(lit.)
稳定性:Stable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.
储存条件:包装完整、轻装轻卸,库房通风、远离明火、高温、与氧化剂分开存放
蒸汽压:0.065mmHg at 25°C
安全信息
RTECS号:UA4600000
安全说明:S37/39-S26
WGK Germany:2
危险类别码:R36/37/38
海关编码:2914400090
危险品标志:Xi
安全说明:S37/39-S26
WGK Germany:2
危险类别码:R36/37/38
海关编码:2914400090
危险品标志:Xi
生产方法及用途
生产方法
(1)由γ-丁内酯和乙酸在350-390℃及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而得。反应器内温为390℃,物料摩尔比为γ-丁内酯:乙酸:水=1:2:0.5,原料投料速度为0.4L/h升催化剂,催化剂为经苛性钠水溶液浸润的氧化铝,反应时间为153h。转化率60%-64%,选择性为71%-80%。 (2)在氯化钯催化剂存在下,2-甲基呋喃在酸性水溶液中氢解而得。工艺过程如下:在氢化罐内,依次投入水,2-甲基呋喃,2-甲基四氢呋喃。氯化钯盐酸溶液(重要配比为2-甲基呋喃:2-甲基四氢呋喃:氯钯:盐酸=1:0.33:0.001:0.0042),密闭,排除空气。搅拌通氢,控制温度在18-24℃,压力为,47.5-237.5kPa,直至不吸氢为止(反应中途吸氢量下降,可补加氯化钯王水溶液)。用氢量为每公斤2-甲基呋喃6.039m3。.反应结束后滤去钯泥,滤液用碳酸钠中和至pH=6-7。过滤,滤液蒸发馏回收2-甲基四氢呋喃,收集内温160℃以下馏分,得乙酰丙醇。如果滤液减压蒸馏,回收2-甲基四氢呋喃至内温135℃/21.3kPa,降温出料,得乙酰丙醇,工业级产品纯度90%以上。原料消耗定额:2-甲基呋喃(>90%)1200kg/t、氢气(>90%)660kg/t、盐酸(工业品)12kg/t、氯化钯(含钯>59%)0.2kg/t。
用途
用于医药工业,也用作磷酸氯喹、维生素B1的中间体。
(1)由γ-丁内酯和乙酸在350-390℃及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而得。反应器内温为390℃,物料摩尔比为γ-丁内酯:乙酸:水=1:2:0.5,原料投料速度为0.4L/h升催化剂,催化剂为经苛性钠水溶液浸润的氧化铝,反应时间为153h。转化率60%-64%,选择性为71%-80%。 (2)在氯化钯催化剂存在下,2-甲基呋喃在酸性水溶液中氢解而得。工艺过程如下:在氢化罐内,依次投入水,2-甲基呋喃,2-甲基四氢呋喃。氯化钯盐酸溶液(重要配比为2-甲基呋喃:2-甲基四氢呋喃:氯钯:盐酸=1:0.33:0.001:0.0042),密闭,排除空气。搅拌通氢,控制温度在18-24℃,压力为,47.5-237.5kPa,直至不吸氢为止(反应中途吸氢量下降,可补加氯化钯王水溶液)。用氢量为每公斤2-甲基呋喃6.039m3。.反应结束后滤去钯泥,滤液用碳酸钠中和至pH=6-7。过滤,滤液蒸发馏回收2-甲基四氢呋喃,收集内温160℃以下馏分,得乙酰丙醇。如果滤液减压蒸馏,回收2-甲基四氢呋喃至内温135℃/21.3kPa,降温出料,得乙酰丙醇,工业级产品纯度90%以上。原料消耗定额:2-甲基呋喃(>90%)1200kg/t、氢气(>90%)660kg/t、盐酸(工业品)12kg/t、氯化钯(含钯>59%)0.2kg/t。
用途
用于医药工业,也用作磷酸氯喹、维生素B1的中间体。
毒性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| 测试类型 | 测试物种 | 剂量/时间 | 毒性作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急性毒性 (口服) |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| 啮齿动物 - 大鼠 | 6400 mg/kg | 1、行为改变-嗜睡(一般抑郁症) 2、行为改变-亢奋 3、血管毒性-其他变化 |
急性毒性 (吸入) | LC - 致命浓度 | 啮齿动物 - 大鼠 | >2 gm/m3/4H |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 |
急性毒性 (口服) |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| 啮齿动物 - 小鼠 | 1960 mg/kg | 1、肝毒性-弥漫性肝炎(肝细胞坏死) 2、胃肠道毒性-其他变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