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110-93-0
中文名称:甲基庚烯酮
中文别名:2-甲基-2-庚烯-6-酮;6-甲基-5-庚烯-2-酮;
英文名称:sulcatone
英文别名:2-methyl-hept-2-ene-6-one;2-methyl-2-hepten-6-one;Methyl hepten;Methyl heptenone;FEMA 2707;6-methylhept;6-Methyl-hepten-2-one;Prenylacetone;6-Methylhept-5-en-2-one;6-Methyl-5-hepten-2-one;6-methylhept-5-en;6-methyl-2-keto-hept-5-ene;2-methylhept-2-en-6-one;METHYLHEPTENON;6-methylhept-5-en-one;methyl-5-hepten-2-one;5-Hepten-2-one, 6-methyl-;
分子式:C8H14O
分子量:126.19600
精确质量:126.10400
PSA:17.07000
LOGP:2.32180

物化性质

外观与性状:透明,淡黄色液体
密度:0.855 g/mL at 25 °C(lit.)
沸点:73 °C18 mm Hg(lit.)
熔点:-67.1 °C
闪点:123 °F
折射率:n20/D 1.439(lit.)
水溶解性:insoluble
稳定性: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in closed containers under normal storage and handling conditions.
储存条件:Flammables area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MJ9700000
安全说明:S16
危险类别码:R10
WGK Germany:1
海关编码:2914190090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1224 3/PG 3
危险类别:3
包装等级:III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1、乙炔丙酮法 以乙炔、丙酮为原料首先制得甲基丁炔醇,后者还原成烯醇后与乙酰乙酸乙酯或二乙烯酮反应得甲基庚烯酮。 2、异丁烯法 以异丁烯为原料,与丙酮和甲醛在250℃、30MPa条件下一步合成α-甲基庚烯酮,然后在钯、羰基铁催化剂作用下加热转化得到甲基庚烯酮。以异丁烯、丙酮及甲醛为原料一步法合成得到甲基庚烯酮。在反应压力30MPa、反应温度310~320℃,异丁烯:丙酮:甲醛为5:4:1(摩尔比),反应停留时间115h的反应条件下,得到甲基庚烯酮的收率达34%(以进料甲醛为基准),时空收率达35g/(h·L)。研究结果表明,添加磷酸或烧碱均不能起到催化作用,反应温度越低,α-甲基庚烯酮与β-甲基庚烯酮的比值越高。由于该工艺是三分子之间的缩合反应,副反应较多,产品分离纯化要求较高。 3、异戊二烯法 该法由法国Rhodia公司首先提出,以异戊二烯为原料,与盐酸作用生成异戊烯氯,后者与丙酮反应成本品,是在无水体系中进行间歇反应过程。目前,Rhodia法已停止使用。日本可乐丽公司对该工艺进行了改进,采用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,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连续反应,该公司建有生产装置。 4. 烟草:BU,56;BU,14;OR,57;FC,9,18,40;BU,OR,18。

用途

1. 主要用以配制香蕉、梨、柑橘和浆果类香精。但很少直接作为香料,而用来作为合成香料的原料。例如用来合成假紫罗兰酮和柠檬醛。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。 2. 用于烘烤食品、肉、糖、饮料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皮肤/眼刺激毒性 (皮肤给药) 标准德莱赛测试 啮齿动物 - 兔 500 mg/24H -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3500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皮肤给药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2 gm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