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物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:橄榄色绿色晶体
密度:6.67
熔点:1960ºC
稳定性:Stable.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acids.
密度:6.67
熔点:1960ºC
稳定性:Stable.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acids.
安全信息
安全说明:53-45-61-36/37
危险类别码:R43; R49; R53
海关编码:2825400000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3288
危险品标志:T
信号词:Danger
危险性描述:H317; H350i; H372; H413
危险标志:GHS07, GHS08
危险性防范说明:P201; P280; P308 + P313
危险类别码:R43; R49; R53
海关编码:2825400000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3288
危险品标志:T
信号词:Danger
危险性描述:H317; H350i; H372; H413
危险标志:GHS07, GHS08
危险性防范说明:P201; P280; P308 + P313
生产方法及用途
生产方法
1.镍盐煅烧分解法将镍合金下脚料(含铁、铜、铬等)经用硫化氢、双氧水、碳酸钠、氨水除去铜、铁、锰、铬等杂质后,与硫酸反应制成硫酸镍铵,再经焙烧、粉碎,制得一氧化镍成品。 2.将NiCO3或Ni(NO3)2·6H2O置于铂坩埚内,在1000~1100℃加热6h,然后在不含O2的N2中冷却。若在空气中冷却,表面会结皮(Ni2O3),它可以用H2在100℃还原除去。 3.将NiCO3放在一个梨形分解器中,用不含O2的N2反复充入和抽去,以除去其中的空气。然后在100℃下将装置抽成高真空,再加热至350℃,维持90min。产物转移至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泡内,随即密封。 4.采用碳酸镍法和氨法。碳酸镍法是将金屑镍在硫酸或硝酸中溶解,加入纯碱生成碳酸镍,再经洗涤、干燥、燃烧而得。氨法是将镍废料破溶,加入硫酸铵生成硫酸镍铵,再经脱水、煅烧、粉碎而得。其反应式如下。
用途
1.用作搪瓷的密着剂和着色剂,陶瓷和玻璃的颜料。在磁性材料生产中用于生产镍锌铁氧体等,以及用作制造镍盐原料、镍催化剂并在冶金、显像管中应用。 2.搪瓷的密着剂和着色剂。陶瓷和玻璃的颜料。在磁性材料生产中用作生产镍锌铁氧体的原料,也是制造镍盐及镍催化剂的原料,并在冶金、显像管中应用。
1.镍盐煅烧分解法将镍合金下脚料(含铁、铜、铬等)经用硫化氢、双氧水、碳酸钠、氨水除去铜、铁、锰、铬等杂质后,与硫酸反应制成硫酸镍铵,再经焙烧、粉碎,制得一氧化镍成品。 2.将NiCO3或Ni(NO3)2·6H2O置于铂坩埚内,在1000~1100℃加热6h,然后在不含O2的N2中冷却。若在空气中冷却,表面会结皮(Ni2O3),它可以用H2在100℃还原除去。 3.将NiCO3放在一个梨形分解器中,用不含O2的N2反复充入和抽去,以除去其中的空气。然后在100℃下将装置抽成高真空,再加热至350℃,维持90min。产物转移至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泡内,随即密封。 4.采用碳酸镍法和氨法。碳酸镍法是将金屑镍在硫酸或硝酸中溶解,加入纯碱生成碳酸镍,再经洗涤、干燥、燃烧而得。氨法是将镍废料破溶,加入硫酸铵生成硫酸镍铵,再经脱水、煅烧、粉碎而得。其反应式如下。
用途
1.用作搪瓷的密着剂和着色剂,陶瓷和玻璃的颜料。在磁性材料生产中用于生产镍锌铁氧体等,以及用作制造镍盐原料、镍催化剂并在冶金、显像管中应用。 2.搪瓷的密着剂和着色剂。陶瓷和玻璃的颜料。在磁性材料生产中用作生产镍锌铁氧体的原料,也是制造镍盐及镍催化剂的原料,并在冶金、显像管中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