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2631-40-5
中文名称:异丙威
中文别名:异灭威;邻异丙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;叶蝉散;灭扑散;
英文名称:isoprocarb
英文别名:2-isopropylphenyl methylcarbamate;2-Isopropylphenyl N-methylcarbamate;Hytox;Mipsin;Isoprocarb;oms-32;o-cumenyl N-methylcarbamate;MIPC;Ppc 3;khe0145;Etrolan;2-(propan-2-yl)phenyl methylcarbamate;2-(1-methylethyl)phenyl N-methylcarbamate;2-i-propylphenyl N-methylcarbamate;MIPCIN;2-isopropyl-phenyl N-methyl-carbamate;o-cumenyl methylcarbamate;
分子式:C11H15NO2
分子量:193.24200
精确质量:193.11000
PSA:38.33000
LOGP:2.91910

物化性质

密度:1.039 g/cm3
沸点:128~129
熔点:96-97ºC
闪点:-18 °C
折射率:1.507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
蒸汽压:0.00947mmHg at 25°C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FB7880000
安全说明:S60-S61-S62-S33-S16-S9
危险类别码:R22; R67
海关编码:2924199090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3077 9/PG 3
危险品标志:Xn; N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其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(例如西维因、速灭威)有相似之处,工业上生产主要有热法、冷法两种。热法即甲基异氰酸酯法,先由甲胺与光气气相反应得到甲氨甲酰氯,然后在溶剂四氯化碳中热分解,脱氯化氢生成甲基异氰酸酯。甲基异氰酸酯与邻异丙基酚反应即生成叶蝉散。1.甲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甲胺与光气以1:1.3(摩尔比)配合,甲胺预热至240℃,光气预热至150℃,混合后进入酰氯合成管,合成产物进入酰氯釜与釜内四氯化碳形15-20%的溶液,加热,使四氯化碳-甲氨甲酰氯溶液保持沸腾,蒸出含异氰酸酯、氯化氢、四氯化碳的蒸气,进入酰氯冷凝器,冷凝液进入中间釜加热蒸出混合物再经冷凝脱去一部分氯化氢,冷凝液再次蒸发脱除氯化氢后进入粗酯粗馏塔,蒸馏得到异氰酸酯粗品。粗品再经脱除光气,粗馏得到粗甲基异氰酸酯产品。粗品再经脱降光气,粗馏得到粗甲基异氰酸酯产品,含量一般在99%以上。收率85.5%。2.叶蝉散制备 反邻异丙基酚加入搪玻璃反应釜,再加入三乙胺,搅拌后在常温下滴加甲基异氰酸酯,在1h内加完,靠反应热自动升温。加完后,稍再加热使温度达到100℃,保温反应0.5h。反应结束后放入结片机,结片后的产品即叶蝉散,平均含量98.5%,平均收率近98%。冷法的反应顺序正好相反,先使邻异丙基酚光气化,生成氯甲酸酯,再与一甲胺反应得到叶蝉散。光气化反应需要冷冻条件,故称冷法。每吨产品消耗邻异丙基酚730kg,40%甲胺400kg。

用途

1.该品具触杀作用,防效迅速,但残效不长,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叶蝉和飞虱,使用粉剂时,一般每公顷作2%粉剂30kg。也可用于防治果树和其他作物的蚜虫、跳甲、盲蝽、马铃薯甲虫或用于畜舍治厩蝇。 2.异丙威为触杀性、速效性农药,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叶蝉、匕虱类。但残效不甚持久。一般用量为5~10g有效成分//1 OOm=>喷雾含量为0.025%~0.05%,有效成分。用25%可湿性粉500~1000倍液或4%粉剂75~150g /100m2防治稻匕虱、稻叶蝉,效果达90,以上。也可用于防治棉花蛤象、水稻蓟马、瓜类蓟马、马铃薯甲虫等。对芋有药害。作物收获前2周停止使用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450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吸入) LC50 - 致命浓度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500 mg/m3/4H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皮肤给药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500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