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物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:透明至略绿色液体
密度:1.095 g/mL at 20 °C(lit.)
沸点:173-175 °C(lit.)
熔点:-18ºC
闪点:133 °F
折射率:n20/D 1.567
水溶解性:insoluble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轻装轻卸、与氧化剂和酸类分开存放
蒸汽压:1.65mmHg at 25°C
密度:1.095 g/mL at 20 °C(lit.)
沸点:173-175 °C(lit.)
熔点:-18ºC
闪点:133 °F
折射率:n20/D 1.567
水溶解性:insoluble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轻装轻卸、与氧化剂和酸类分开存放
蒸汽压:1.65mmHg at 25°C
安全信息
RTECS号:DF6423800
安全说明:S36/37-S16
危险类别码:R10; R40
WGK Germany:3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1993 3/PG 3
海关编码:29329900
危险类别:3
包装等级:III
危险品标志:Xn
安全说明:S36/37-S16
危险类别码:R10; R40
WGK Germany:3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1993 3/PG 3
海关编码:29329900
危险类别:3
包装等级:III
危险品标志:Xn
生产方法及用途
生产方法
1. 由水杨醛与一氯乙酸反应制得邻甲酰苯氧乙酸,再经闭环而得。将香豆素加热至860℃,生成气态产物和粘稠物,将粘稠物分馏,其中172-174℃馏分为苯并呋喃。苯并呋喃也可从煤焦油分离得到。将重苯和轻油馏分混合,蒸馏切取160-215馏分,其中含有苯并呋喃约4%。但通常利用这一馏分生产茚-古马隆树脂,而不需提出纯品。 2. 从煤焦油中分离得到。通过加热苯氧乙醛和氯化锌、乙酸制备。
用途
制造合成树脂。
1. 由水杨醛与一氯乙酸反应制得邻甲酰苯氧乙酸,再经闭环而得。将香豆素加热至860℃,生成气态产物和粘稠物,将粘稠物分馏,其中172-174℃馏分为苯并呋喃。苯并呋喃也可从煤焦油分离得到。将重苯和轻油馏分混合,蒸馏切取160-215馏分,其中含有苯并呋喃约4%。但通常利用这一馏分生产茚-古马隆树脂,而不需提出纯品。 2. 从煤焦油中分离得到。通过加热苯氧乙醛和氯化锌、乙酸制备。
用途
制造合成树脂。
毒性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| 测试类型 | 测试物种 | 剂量/时间 | 毒性作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急性毒性 (腹腔) |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| 啮齿动物 - 小鼠 | 500 mg/kg |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 |
其他多剂量毒性 (口服) | TDLo - 公布的最低毒性剂量 | 啮齿动物 - 大鼠 | 7 gm/kg/14D-I | 1、慢性病及相关毒性-死亡 |
其他多剂量毒性 (口服) | TDLo - 公布的最低毒性剂量 | 啮齿动物 - 大鼠 | 16250 mg/kg/13W-I | 1、肾,输尿管,膀胱毒性-小管变化(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,急性肾小管坏死) 2、肾,输尿管,膀胱毒性-小管和肾小球的变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