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物化性质
密度:0.881 g/mL at 25 °C(lit.)
沸点:269-270 °C(lit.)
熔点:39 °C
闪点:>230 °F
折射率:n20/D 1.622(lit.)
沸点:269-270 °C(lit.)
熔点:39 °C
闪点:>230 °F
折射率:n20/D 1.622(lit.)
安全信息
安全说明:S26-S37/39
WGK Germany:3
危险类别码:R36/37/38
海关编码:2933499090
危险品标志:Xi
危险性防范说明:P261; P305 + P351 + P338
信号词:Warning
危险标志:GHS07
危险性描述:H315; H319; H335
WGK Germany:3
危险类别码:R36/37/38
海关编码:2933499090
危险品标志:Xi
危险性防范说明:P261; P305 + P351 + P338
信号词:Warning
危险标志:GHS07
危险性描述:H315; H319; H335
生产方法及用途
生产方法
由苯胺经缩合、环合、氯化而得。1.缩合将苯胺、乙酰乙酸乙酯、苯、乙酸加入反应锅,加热回流,带出水分。当无水带出时,用常压蒸馏回收苯,再减压回收低沸物,剩余的液体即β-苯胺巴豆酸乙酯。2.环合将β-苯胺巴豆酸乙酯快速加入250-260℃的二苯醚中缩合15min,至不再有乙醇蒸出,冷至室温,加入石油醚,放置析出黄色结晶,得4-羟基喹哪啶。3.氯化将4-羟基喹哪啶与氧氯化磷混合,再加入少量五氯化磷,搅拌加热熔融。50℃时加入其余五氧化磷,搅拌反应2h,放置过夜。次日水解并加碳酸钠至碱性,析出油状物,冷却即为固体4-氯喹哪啶。
用途
杀菌剂;药物中间体。
由苯胺经缩合、环合、氯化而得。1.缩合将苯胺、乙酰乙酸乙酯、苯、乙酸加入反应锅,加热回流,带出水分。当无水带出时,用常压蒸馏回收苯,再减压回收低沸物,剩余的液体即β-苯胺巴豆酸乙酯。2.环合将β-苯胺巴豆酸乙酯快速加入250-260℃的二苯醚中缩合15min,至不再有乙醇蒸出,冷至室温,加入石油醚,放置析出黄色结晶,得4-羟基喹哪啶。3.氯化将4-羟基喹哪啶与氧氯化磷混合,再加入少量五氯化磷,搅拌加热熔融。50℃时加入其余五氧化磷,搅拌反应2h,放置过夜。次日水解并加碳酸钠至碱性,析出油状物,冷却即为固体4-氯喹哪啶。
用途
杀菌剂;药物中间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