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431-03-8
中文名称:2,3-丁二酮
中文别名:二乙酰;双乙;2,3,4-三甲氧基-6-甲基苯酚;双乙酰;二甲基乙二醛;2,3-丁烷二酮;2,3-二酮基丁烷;丁二酮;
英文名称:butane-2,3-dione
英文别名:Dimethylglyoxal;2,3-Butanedione;2,3-Diketobutane;Biacetyl,Diacetyl;
分子式:C4H6O2
分子量:86.08920
精确质量:86.03680
PSA:34.14000
LOGP:0.16440

物化性质

外观与性状:黄色至黄色-绿色液体
密度:0.985 g/mL at 20 °C
沸点:88 °C(lit.)
熔点:-4--2 °C
闪点:45 °F
折射率:n20/D 1.394(lit.)
水溶解性:200 g/L (20 ºC)
稳定性:Stable. Flammable. Incompatible with acids, strong bases, metals, reducing agents, oxidizing agents. Protect from moisture and water. Note low flashpoint.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与氧化剂分开存放
蒸汽密度:3 (vs air)
蒸汽压:62.3mmHg at 25°C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EK2625000
安全说明:S9-S16-S26-S37/39-S36/37/39-S39
危险类别码:R11; R20/21/22; R36/38
WGK Germany:2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2346 3/PG 2
海关编码:2914190090
危险类别:3
包装等级:II
危险品标志:F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1.在自然界,丁二酮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香精油中,如鸢尾油、当归油、月桂油等,是黄油和其他一些天然产物香味的主要成分。工业上生产丁二酮是将甲基乙基酮用亚硝酸处理,生成丁酮肟,再用稀硫酸分解而得。或用乙烯基乙炔或甲基乙烯基酮经水合再氧化的方法。实验室可用二氧化硒氧化丁酮制取,也有用二酮二肟与亚硝酸钠反应的方法。2.可从含量高的精油中用游离法制得:精油1份加2份磷酸,使生成结晶性加成物C4H6O2·2H3PO4,加水后即释出丁二酮,如磷酸加入过量则加成物为液体。由葡萄糖经特殊发酵获得。用甲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。将丁酮在盐酸存在下用亚硝酸钠氧化后,用硫酸水解后蒸馏而得。3. 烟草:OR,18;FC,40。4.制法:于装有搅拌器、温度计、回流冷凝器、滴液漏斗(下端伸入液面以下)的反应瓶中,加入2-丁酮(2)40g(0.56mol),浓盐酸52mL,剧烈搅拌下于50~60℃滴加亚硝酸钠40g(0.58mol)溶于136mL水的溶液,约2h加完。注意有一氧化氮逸出。加完后将反应物转移至5L反应瓶中,加入亚硝酸钠141g溶于240mL水的溶液,装上空气冷凝,从冷凝器上口滴加120mL浓硫酸和340mL水的溶液,于10min加完。将混合物放置2天,直至亚硝酸消失(可以用碘化钾-淀粉试纸检验)。加入硫酸钠200g,蒸馏。待镏出液试样与20%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不变浑浊时停止蒸馏。镏出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,重新蒸馏,收集86~88℃的馏分。这样得到的粗品再以无水硫酸钠干燥,蒸馏,收集86~88℃的馏分,得2,3-丁二酮(1)16~18g,收率33.3%~37.5%。

用途

用于配制奶油香精,是生产吡嗪类香料的主要原料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皮肤/眼刺激毒性 (皮肤给药) 标准德莱赛测试 啮齿动物 - 兔 500 mg/24H -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1580 mg/kg 1、行为改变-嗜睡(一般抑郁症) 2、行为改变-惊厥或影响癫痫发作的阈值
急性毒性 (腹腔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400 mg/kg 1、行为改变-惊厥或影响癫痫发作的阈值 2、行为改变-运动活动的变化(具体测定) 3、血管毒性-局部或全身小动脉或静脉扩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