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43121-43-3
中文名称:三唑酮
中文别名:1-(4-氯苯氧基)-3,3-二甲基-1-(1H-1,2,4-三唑-1-基)-α-丁酮;粉锈宁;百利通;百理通;1-(4-氯苯氧基)-1-(1H-1,2,4-三唑-1-基)-3,3-二甲基丁-2-酮;阿米拉:粉锈宁;
英文名称:triadimefon
英文别名:SAMETON;Amiral;rac-(1R)-1-(4-chlorophenoxy)-3,3-dimethyl-1-(1H-1,2,4-triazol-1-yl)butan-2-one;ROFON;NUREX;Triadimefon;Bayleton;1-(4-chlorophenoxy)-3,3-dimethyl-1-(1H-1,2,4-triazol-1-yl)-2-butanone;ACIZOL;(RS)-1-(4-chlorophenoxy)-3,3-dimethyl-1-(1H-1,2,4-triazol-1-yl)butan-2-one;TYPHON;DAYTON;Azocene;OTRIA;MILTEK;
分子式:C14H16ClN3O2
分子量:293.74900
精确质量:293.09300
PSA:57.01000
LOGP:3.12430

物化性质

外观与性状:白色粉末
密度:1.23 g/cm3
沸点:441.9ºC at 760 mmHg
熔点:82°C
闪点:11 °C
折射率:1.579
水溶解性:0.026 G/100 ML
稳定性:Stable to hydrolysis at 22ºC. It is stable at 20ºC for 7 days at ph1 and ph13.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EL7100000
安全说明:S24; S37; S61; S45; S36/37
危险类别码:R22
WGK Germany:3
危险品运输编码:2588
海关编码:2933990014
危险类别:6.1(b)
包装等级:III
危险品标志:Xn; N; T; F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1.将氨气通入甲酸中制得甲酸铵,再与水合肼进行反应得1,2,4-三唑。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反应,由α,α-二氯频哪酮、对氯苯酚和1,2,4-三唑一步合成,经提纯处理得到三唑酮。 2.1,2,4-三唑的制备将氨气通入甲酸中制得甲酸铵,再与水合肼进行反应得1,2,4-三三唑。 3.一氯频哪酮的制备异戊醇在活性氧化铝催化下脱水、转位生成异戊烯。2-甲基-1-丁烯和2-甲基-2-丁烯与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代特戊烷。再在酸性溶液中与甲醛反应生成频哪酮,在溶剂存在下通氯得一氯频哪酮。 4.三唑酮的合成一氯频哪酮与对氯苯酚在碳酸钾存在下,在甲苯溶剂中制得1-(4-氯代苯氧基)频哪酮,然后用氯化硫酰氯化制得1-(4-氯代苯氧基)-1-氯代频哪酮。再与1,2,4-三唑合成三唑酮,收率88%。反应也可在丙酮溶剂中,以碘化钠为催化剂,无水碳酸钾为缚酸剂合成醚酮,再换四氯化碳为溶剂与氯化硫酰反应得到定量收率的α-氯代醚酮,然后重新在丙酮溶剂中与1,2,4-三唑反应合成三唑酮,收率87%。 5.在无水碳酸钠存在下、四氯化碳溶剂中,于35℃将1,2,4-三唑通氯氯化,得到1-氯代-1,2,4-三唑,并以此作为氯原子给予体与酮醚反应,使酮醚烷基α位上发生取代反应,生成α氯代酮醚。此反应必须在偶氮二异丁腈等引发剂存在下方能进行。同时,由氯代三唑产生的三唑从反应溶剂中析出,由于反应生成的三唑本身也是缚酸剂,在反应继续进行过程中有三唑酮生成。在补加三唑或缚酸剂之后,α-氯代酮醚全部反应。

用途

高效、广谱的唑类杀菌剂,具预防、治疗和铲除作用。可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。主要用于麦类、果树、蔬菜、瓜类、花卉等作物。对小麦叶枯病、麦类云纹病、凤梨黑腐病、玉米黑穗病等均有很好的效果。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,对蜜蜂和天敌无害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363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吸入) LC50 - 致命浓度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2450 mg/m3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皮肤给药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5 gm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