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541-73-1
中文名称:1,3-二氯苯
中文别名:间二氯苯;
英文名称:1,3-dichlorobenzene
英文别名:1,3-Dichlorobenzene;iazine;1,3-Diazin;1,3-DIAZINE;Metadiazine;m-Diazine;Miazine;meta-dichlorobenzene;Pyrimidin;antipyrimidine;Benzene, 1,3-dichloro-;2,4-dichloro-benzene;pyrimidine acid;2,6-dichlorobenzene;3,5-dichlorobenzene;1,4-Dichlorobenzene;
分子式:C6H4Cl2
分子量:147.00200
精确质量:145.96900
PSA:0.00000
LOGP:2.99340

物化性质

外观与性状: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带有芳香气味
密度:1.288 g/mL at 25 °C(lit.)
沸点:172-173 °C(lit.)
熔点:-24 °C
凝固点:-24℃
闪点:146 °F
折射率:n20/D 1.546(lit.)
水溶解性:0.0123 g/100 mL (25 ºC)
稳定性:Stability Combustible.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, aluminium, aluminium alloys. Moisture-sensitive.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与氧化剂、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
蒸汽压:5 mm Hg ( 38.8 °C)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CZ4499000
安全说明:S61-S45-S36/37-S16-S7
WGK Germany:2
危险类别码:R22; R51/53
危险品运输编码:UN 3082 9/PG 3
海关编码:29036990
危险类别:6.1(b)
包装等级:III
危险品标志:Xn; N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。 以氯苯为原料进一步氯化,得到对二氯苯、邻二氯苯还有间二氯苯。一般分离的方法采用混合二氯苯进行连续蒸馏,塔顶馏出对位和间位二氯苯,冷冻结晶析出对二氯苯,母液再进行精馏而得到间二氯苯,塔釜是粗邻二氯苯,再在闪蒸塔进行闪蒸馏出邻二氯苯。目前混合二氯苯采用吸附分离的方法,采用分子筛为吸附剂,以气相混合二氯苯进入吸附塔,可选择性吸附对二氯苯,吸余液为间位和邻位二氯苯,经精馏分别得到间二氯苯和邻二氯苯。吸附温度180~200℃,吸附压力为常压。 1.间苯二胺重氮法:间苯二胺在亚硝酸钠和硫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,重氮化温度在0~5℃,重氮液在氯化亚铜存在下水解生成间二氯苯。 2.间氯苯胺法:采用间氯苯胺为原料,在亚硝酸钠和盐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,重氮液在氯化亚铜存在下水解生成间二氯苯。 以上几种制备方法中,最适用于工业化并成本较低的方法是混二氯苯的吸附分离法。国内已有生产装置进行生产。

用途

1.用于有机合成。间二氯苯与氯乙酰氯经Friedel-Crafts反应,得2,4,ω-三氯苯乙酮,用作广谱抗真菌药物咪康唑的中间体。在存在氯化铁或铝汞的条件下进行氯化反应,主要生成1,2,4-三氯苯。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,于550-850℃水解生成间氯苯酚和间苯二酚。以氧化铜为催化剂,在加压下150-200℃与浓氨水反应生成间苯二胺。 2.用于染料制造、有机合成中间体、溶剂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急性毒性 (腹腔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小鼠 1062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其他多剂量毒性 (口服) TDLo - 公布的最低毒性剂量 啮齿动物 - 大鼠 1470 mg/kg/10D-I 1、肝毒性-肝脏重量发生变化 2、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-钙的变化 3、生化毒性-酶抑制,诱导或血液或组织水平的变化-磷酸酶
其他多剂量毒性 (口服) TDLo - 公布的最低毒性剂量 啮齿动物 - 大鼠 3330 mg/kg/90D-I 1、内分泌毒性-其他变化 2、血液毒性-血清组成(例如TP,胆红素,胆固醇) 3、生化毒性-酶抑制,诱导或血液或组织水平的变化-脱氢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