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72432-10-1
中文名称:阿尼西坦
中文别名:茴拉西坦;L-(4-甲氧基苯甲酰基)-2-吡咯烷酮;1-(4-甲氧基苯甲酰基)-2-吡咯烷酮;1-(4-甲氧基苯酰基)-2-吡咯烷酮;
英文名称:aniracetam
英文别名:Ampamet;Draganon;1-(4-methoxybenzoyl)pyrrolidin-2-one;Ro 13-5057;1-anisoyl-2-pyrrolidinone;1-(4-Methoxybenzoyl)-2-pyrrolidinone;Aniracetam;1-p-Anisoyl-2-pyrrolidinone;Sarpul;
分子式:C12H13NO3
分子量:219.23700
精确质量:219.09000
PSA:46.61000
LOGP:1.39570

物化性质

外观与性状: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
密度:1.15 g/mL(lit.)
沸点:126-129 °C(lit.)
熔点:120 °C(lit.)
闪点:118 °F
折射率:n20/D 1.344(lit.)
水溶解性:Reacts
稳定性:Stable at norma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.
储存条件: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.
蒸汽密度:4.9 (vs air)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UY5781900
WGK Germany:2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方法1:2-吡咯烷酮和对甲氧基苯甲酰氯在乙醚中,三乙胺存在下,于0~10℃回流3h,得茴拉西坦。 方法2:对甲氧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反应,得对甲氧基苯甲酰氯(收率90%)。然后对甲氧基苯甲酰氯先和4-氨基丁酸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、三乙基苄铵盐(TEBA)存在下反应,得4-(4-甲氧基苯甲酰基)氨基丁酸(收率69.4%) 后,再在甲苯中,二氯亚砜存在下环合,得茴拉西坦,收率80.4%,熔点118~120℃。 方法3:对甲氧基苯甲酸氯化为对甲氧基苯甲酰氯后,再和2-吡咯烷酮钠在四氢呋喃中、4-二甲氨基吡啶(DMAP)存在下反应,即得茴拉西坦,收率76.2%(以对甲氧基苯甲酰氯计),熔点118~119℃。 方法4:2-吡咯烷酮在含甲醇钠的甲苯中,回流1h后,再蒸尽甲醇。在10℃加入TEBA,滴加对甲氧基苯甲酰氯的甲苯溶液,在室温下搅拌0.5h,再在50℃下搅拌6h。处理后得茴拉西坦,收率85%(以2-吡咯烷酮计),熔点120~121℃。 方法5:2-吡咯烷酮和三乙胺混合,在0~10℃:滴加三甲基氯硅烷。加毕,室温反应2h。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酰氯的二氧六环溶液,在40℃下搅拌2h,得茴拉西坦,收率65%。

用途

为γ内酰胺类脑功能改善剂,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组织,改善脑功能,提高记忆力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4500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腹腔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1255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皮下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5 gm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