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8001-35-2
中文名称:毒杀芬
中文别名:氯代莰烯;氯化莰;八氯莰烯;氯化莰、氯化茨烯、八氯茨烯、氯代莰烯、3956、多氯莰烯;氯化茨烯;多氯化莰烯;
英文名称:1,4,5,6,7,7-hexachloro-3,3-bis(chloromethyl)-2-methylidenebicyclo[2.2.1]heptane
英文别名:toxaphene;DSSTox_CID_1368;kamphochlor;camphechlor;chlorinated camphene;
分子式:C10H8Cl8
分子量:411.79500
精确质量:407.81300
PSA:0.00000
LOGP:6.62720

物化性质

外观与性状:黄色蜡质固体
密度:1.6
熔点:65 - 90ºC
闪点:4 °C
折射率:1.583
稳定性:Stable. Incompatible with alkali, strong oxidizers. Heat and light sensitive.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与氧化剂、碱类、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XW5250000
安全说明:36/37-45-60-61-62-33-16-36-26
危险类别码:R21; R25; R37/38; R40; R50/53; R67; R65; R38; R11; R36/37/38; R39/23/24/25; R23/24/25
危险品运输编码:2761
危险类别:6.1(b)
包装等级:III
危险品标志:C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由莰烯与氯反应而得。松节油经减压蒸馏提取α-蒎烯,在水合氧化钛存在下进行异构化,异构液经减压蒸馏得到纯度在90%以上的莰稀。将莰烯溶于2.5倍的四氯化碳中,通氯反应。氯化过程可采用间歇法或连续法,先使莰烯四氯化碳溶液与氯化反应尾气中的氯气反应,然后将此莰烯四化碳溶液与新鲜的氯气反应。氯化反应在光照下进行,反应温度在40-60℃之间,氯气经串联反应后,尾气含少量余氯和大量氯化氢,尾气压力为10.7kPa左右,可用液碱吸收综合利用。氯化液的含氯量达到66.5-68.5%后,光照后,放料至水蒸气蒸馏锅,在110℃蒸馏得毒杀芬。工业品为莰烯氯化异构反应的混合物。含氯量为66.5-68.5%的毒杀芬原粉,每吨消耗松节油700kPa左右,氯气1350kPa。商品有40%或50%的乳油。

用途

为非内吸的持久性接触和胃毒杀虫剂,也有杀螨作用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铃期害虫,如棉铃象鼻虫、棉红铃虫、棉蚜虫,也可用于玉米、水稻、蔬菜、苎麻、果树、森林等方面的害虫,如水稻螟虫、稻苞虫、稻蓟马、稻尽虱、浮尘子、稻螟、稻铁 虫、松毛虫、松毒蛾、柠檬恶性叶虫、柑桔凤蝶,苎麻黄夹蝶等,此外,还可杀灭牲畜、家禽体外寄生虫,拌种可防治地下害虫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皮肤/眼刺激毒性 (皮肤给药) 标准德莱赛测试 哺乳动物 - 物种不明 500 mg -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Lo - 公布的最低致命剂量 28 mg/kg 1、行为改变-嗜睡(一般抑郁症) 2、行为改变-惊厥或影响癫痫发作的阈值 3、行为改变-昏迷
其他多剂量毒性 (口服) TDLo - 公布的最低毒性剂量 啮齿动物 - 大鼠 4186 mg/kg/13W-C 1、肝毒性-肝脏重量发生变化 2、肾,输尿管,膀胱毒性-膀胱重量的变化 3、生化毒性-酶抑制,诱导或血液或组织水平的变化-肝微粒体混合氧化酶(脱烷基化,羟基化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