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msite

基本信息

cas:83121-18-0
中文名称:氟苯脲
中文别名:伏虫隆;伏虫隆,1-(3,5-二氯-2,4-二氟苯基)-3-(2,6-二氟苯甲酰基)脲;四氟脲;氟苯;1-(3,5-二氯-2,4-二氟苯基)-3-(2,6-二氟苯甲酰基)脲;伏虫脲;
英文名称:teflubenzuron
英文别名:HOE522;1-(3,5-dichloro-2,4-difluorophenyl)-3-(2,6-difluorobenzoyl)urea;MK139;Teflubenzuron;cme134;TEFLURON;NEMOLT;Terfluron;dart;diaract;N-[[(3,5-dichloro-2,4-difluorophenyl)amino]carbonyl]-2,6-difluorobenzamide;NOMOLT;N-[(3,5-dichloro-2,4-difluorophenyl)carbamoyl]-2,6-difluorobenzamide;
分子式:C14H6Cl2F4N2O2
分子量:381.10900
精确质量:379.97400
PSA:58.20000
LOGP:4.97560

物化性质

外观与性状:白色晶体
密度:1.646 g/cm3
折射率:1.596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

安全信息

RTECS号:CV3459590
海关编码:2924299032
危险品运输编码:3077
危险类别:9
包装等级:III

生产方法及用途

生产方法
制备方法一2,6-二氟苯甲酰胺(制备方法见氟啶脲)与2,4-二氟-3,5-二氯苯基异氰酸酯加成制得氟苯脲。制备方法二2,4-二氟-3,5-二氯苯胺的制备 2,3,4,5-四氯硝基苯与无水氟化钾在DMF溶剂中,于140℃反应15h,制得2,4-二氟-3,5-二氯硝基苯,然后还原得2,4-二氟-3,5-二氯苯胺。氟苯脲的合成 2,6-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的制备见氟啶脲的制备。以甲苯为溶剂,将2,6-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与2,4-二氟-3,5-二氯苯胺于室温下反应15h,合成氟苯脲。以1,2,4-三氯苯为原料,经硝化、氯化、还原、氟代、缩合五步合成氟苯脲的方法见参考文献3.由2,3,4,5-四氯硝基苯与无水氟化钾在DMF溶剂中反应,制得2,4-二氟-3,5-二氯硝基苯,然后还原得2,4-二氟-3,5-二氯苯胺,该物质再与2,6-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反应,制得氟苯脲。

用途

氟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,属壳多糖酶抑制剂,抑制壳多糖的形成。通过幼虫的正常蜕皮和发育的控制,来达到杀虫的目的。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活性尤高,对其他粉虱科、双翅目、膜翅目、鞘翅目害虫的幼虫也有良好的效果,对许多寄生性昆虫、捕食性昆虫及蜘蛛无效。主要用于蔬菜、果树、棉花、茶叶等作用,如对菜青虫、小菜蛾在卵孵盛期至1~2龄幼虫盛发期,用5%乳油2000~4000倍液喷雾。对有机磷、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斜纹夜蛾,在卵孵盛期至1~2龄幼虫盛发期用5%乳油1500~3000倍液喷雾。对棉铃虫、红铃虫在第二、三代卵孵盛期用5%乳油1500~2000倍液喷雾,药后10d左右杀虫效果达85%以上。是氟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,属几丁质酶抑制剂,可抑制几丁质的形成。通过对害虫,尤其是对幼虫的正常蜕皮和发育的控制,而达到杀虫的目的。对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极高的活性,对其他粉虱科、双翅目、鞘翅目、膜翅目害虫的幼虫也有良好的效果,但对许多寄生性昆虫、捕食性昆虫及蜘蛛无效。主要用于蔬菜、棉花、果树、茶叶等作物。

毒性
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5 gm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吸入) LC50 - 致命浓度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5038 mg/m3/4H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皮肤给药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>2 gm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